您好,欢迎来到 清泉书院!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黄 奎:体物缘情 痴心作赋

    230104黄奎:体物缘情 痴心作赋.cdr_0001.JPG

    黄奎在查阅图书资料,为下一步写《黄兴赋》搜集素材。黄德磊摄


    230104黄奎:体物缘情 痴心作赋.cdr_0002.JPG

    2016年3月,黄奎拜访“巴蜀鬼才”,著名戏剧家、辞赋家魏明伦(左)


      “孟母择邻迁居,断杼以启孺子;孔母设塾施教,育才而吐雄文。”2016年第一期《中华辞赋》上,烟草人黄奎的《慈孝赋》与当代文艺评论家、辞赋家闵凡路的《友邻赋》相映生辉,成为当期杂志的“领衔大赋”。

      黄奎是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内退职工,2000年起痴迷辞赋创作,十余年笔耕不辍,在国内辞赋界小有名气。

      《中华辞赋》是国家一级期刊,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闵凡路任总编辑,马识途、余秋雨、沈鹏、龚克昌等名家为顾问。赋列名刊,读者又怎会想到,黄奎其实只有初中学历。

      十余年来,凭着一份痴迷和坚守,黄奎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发“体物缘情”之志,先后创作辞赋50多篇。其中,在《中华辞赋》《中国诗赋》等刊物发表30多篇,勒石刻碑7通,作品入选《中国作家》《中华新辞赋选粹》《中华辞赋百家赋选》《赋苑琼葩》等书刊。


        初中学历,却偏爱“铺采摛文”

      黄奎1958年生于四川资阳,父亲毕业于资阳师范学校,爱好读书写作。黄奎自幼耳濡目染,初中没毕业时,就把家中几百册文学藏书看了个遍。

      未成年已是“满腹诗书”,亲友们对黄奎的未来充满期待。可限于一些历史因素,品学兼优的黄奎没能读高中,而是以知青身份到农村锻炼。

      “现在回想,我还是很怀念、感谢那段经历的,白天种田耕地,晚上读书看报,很充实。”黄奎说,父亲在家庭拮据的困难时期仍给他订了报刊,要求再苦再累不忘学习。

      爱好文学的黄奎结交了不少志趣相近的知青朋友,他们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畅谈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

      “那一阵子,郭小川、贺敬之、艾青、臧克家等名家的诗集摆满床边案头。”黄奎说,那时候熬夜读书是常态。

      1978年1月,从农村归来后,黄奎被分配到当时的资阳烟叶复烤厂学习电气焊技术。凭着勤学好思,黄奎很快成为厂里的电气焊技术骨干。可没人知道,这个整日摆弄焊枪的工人,晚上回到家就会变成一个手不释卷的文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奎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其间,他在当地《雁江文艺》发表了第一首诗歌《潭》,在《东方烟草报》发表了散文处女作《特贱草》。而立之年,黄奎就在资阳烟草系统出了名。

      1995年,急缺笔杆子的资阳市烟草专卖局(县级局,雁江区局前身)将黄奎调入市局办公室,成为文字秘书。

      “对我来说,爬格子的岁月是幸福的。几年间,单位的重要材料几乎都由我操刀。”黄奎说。

      黄奎把2000年看作人生一个分水岭。那一年,他看到“巴蜀鬼才”魏明伦的《盖世金牛赋》后,尝试改变以诗歌、散文为主的文学创作道路。

      魏明伦,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等职,创作了《中华世纪坛》《华夏陵园赋》《长江源头碑记》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碑赋。

      《盖世金牛赋》专为深圳蛇口四海公园而撰,以鬼才著称的魏明伦,历数上下五千年牛之功绩、典故,将议牛、议政、议人、议事融为一体,大气磅礴,读之令人慨叹。

      “这头牛,成了深圳人开拓创新、顽强拼搏精神的象征;这篇赋,也成了辞赋爱好者竞相学习的经典之作。”黄奎说,他反复吟诵、回味悠长,感叹世间竟有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文体。

      从此,黄奎把一缕情愫放在了辞赋上。

      赋,是介于诗歌、散文之间的文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黄奎说,赋以《诗经》《楚辞》为源,系诗歌“散化”演变而来,至西汉始成特定文体,传承兴盛两千多年。因其存在堆砌辞藻、用典艰涩等弊端,这种“贵族文学”逐渐远离大众。特别是明清以来,辞赋逐渐衰落,几乎成为“文化恐龙”。

      2000年以后,黄奎如饥似渴地阅览古今名赋。从屈原、宋玉,到贾谊、司马相如,再到陶渊明、苏东坡,历代名家辞赋成了黄奎的必读篇目。

      久而久之,他确立了退休后的文学志向:和众多前辈一起,将辞赋发扬光大。


        名家点拨,归志于“体物缘情”

      “诗歌凝练,但容量毕竟有限;散文铺排,但语言略显散漫。”谈起文体差异,黄奎道出了偏爱辞赋的初衷。

      2001年,黄奎尝试写处女作《雁城赋》。“虽然最终完稿,但跟名家作品一比,语言显得稚嫩、形神无法兼备,不论是古文功底、文学涵养,还是文法传承、平仄韵律等,都暴露出很多问题。”黄奎说。

      辞赋写作,讲求的是用典化典、铺采摛文、叙事言志,考究的是古文功底、文学修为,在行文、韵律方面也有很多严格要求,与诗歌、散文这些单纯的“缘情”之作差别较大,写起来自然不轻松。

      黄奎没有气馁,决定从头“补课”,在学识方面不断“充电”。

      一方面,他广泛涉猎历史、人文、美学、哲学等古典书籍,开阔文化视野;另一方面,他研究辞赋理论,分析比较骚赋、汉赋、骈赋等类别和特点,研究辞赋写作技巧。

      经过五年“寒彻骨”的钻研,黄奎在辞赋理论上已经小有所成。

      “屈原、荀况算是辞赋鼻祖,司马相如、贾谊、枚乘将其发扬光大;汉大赋气势磅礴、铺排舒展,但华而不实、务虚者多;魏晋辞赋发端于建安文学,多几分阳刚、傲骨……”谈及辞赋,黄奎有自己的见解。

      2005年,黄奎开始大量地创作辞赋,但文句粗糙、骈对不工、韵律欠佳等“短板”一直困扰着他。

      黄奎坦言,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四川老乡马识途、魏明伦、黄彦等名家的点拨。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马识途,凭借《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等作品,“给中国文学史留下的是历久弥新的不老神话”(据《光明日报》)。几年前,一部由《夜谭十记》改编的电影——《让子弹飞》,更让他家喻户晓。

      2010年6月,黄奎随魏明伦、黄彦(黄奎族叔)等川籍著名辞赋家到成都家中看望马识途。95岁的马识途精神矍铄,当场吟诵刚刚创作的诗歌,让黄奎受益匪浅。

      “马老年近百岁仍笔耕不辍,让我们这些晚辈动容。”黄奎说,第一次拜会马识途,就被其大家风范所折服。

      与马识途相比,黄奎在魏明伦身上感受到的是“诲人不倦”。黄奎说,在众多名家中,魏明伦对其影响最大。

      在总共五次的会面中,魏明伦从人文情怀到辞赋写作,给黄奎以深刻启发。其作品《资阳赋》《黄彦赋》《苌弘赋》等,都曾得到魏明伦的精心指导。

      提到名家点拨,黄彦也是一位重要人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新华社编审,历任《中华辞赋》总编辑、执行总编辑的黄彦,同样是辞赋名家。

      “我与黄彦是同宗同族,他对我的指导最多。”黄奎回忆说,2012年写完《龙泉桃花赋》后,他请这位族叔斧正。黄彦字斟句酌,提出不少改进建议。

      在《再读魏明伦——评论〈化“文化恐龙”为“艺术孔雀”及其他〉》(2013年第三期《中华辞赋》)一文中,黄彦还提及此事,他要求族侄黄奎:“读三十篇魏氏碑文骈赋、读三十篇古代美赋、读三十篇当代有代表性的奇赋名篇,再选十篇共百篇辞赋经典,长期苦读再苦读,务求探得个中玄奥,用以改造、塑造自己的赋风。如此期可有所大成而自立于赋坛。”孜孜教诲,可见一斑。

      除了这些川籍辞赋名家,黄奎还与素有“南钱北于”之称的著名辞赋学专家钱明锵、于海洲等人结下了“师生情谊”。

      “尤其是于海洲教授,他将我从押韵及平仄的‘混沌’中解脱出来,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平仄韵混杂相押、重韵等问题。”黄奎说,写赋到最难处就是用韵和平仄,韵律决定着辞赋的严谨和可读性、感染力。


        不懈攀登,染翰墨“自成一格”

      文法韵律兼备,理论实践同步,黄奎的辞赋创作风生水起,其作品有的登载于《中华辞赋》等报刊,有的刻录于祠堂、公园、学校,在辞赋界受到关注。

      2011年5月,由中国碑赋文化工程院、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香港《文汇报》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开幕。黄奎与马识途、魏明伦、徐康、张昌余、潘成稷作为四川代表,应邀参加。

      “这是中国辞赋界的一次盛会。”黄奎回忆说,他作为论坛35个发言代表之一,作了《打造辞赋精品,永葆攀登精神》的演讲。

      参会期间,黄奎还拜访了马识途、魏明伦、黄彦、陈逸卿、孙五郎、钱明锵、于海洲等名家学者,谈辞论赋,受益良多。

      “马老启迪我们说,诗词歌赋要发展,必须随时代之潮流,应群众之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改革。不改革将无法趋于繁荣,甚至必然趋于衰落。”黄奎对此深表认同。

      这些年,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基础上,黄奎对当代辞赋创作有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辞赋以铺陈叙事见长,但上乘之作必然是融合了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的,要达到以物言志、情景交融的目的。

      “既要有诗歌的情怀,又要有散文的铺展,做到写实、论事、议理、抒情兼备。”黄奎说,汉大赋之所以没落,就是缘于佶屈聱牙、铺陈无度,“惯于歌功颂德而无益社会进步”。

      在黄奎看来,体物、缘情、写志,才是赋之本义;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也是辞赋作者的职责。这样的观点,在刚刚发表的《慈孝赋》中最为明显。

      在这篇赋中,黄奎通过记述古今慈孝案例,批判了三纲之论对父权的过度崇拜,发出了“稽其普天之下,缘何轻慈而重孝焉”的质问,最终得出结论:妄增子女义务,孝亦偏颇;淡化父母责任,慈也难扬。

      “现在社会,有些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或溺爱有加,或简单粗暴,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黄奎认为,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以慈养孝”“慈孝并驾”,才符合“家国勃兴之大道”。

      不写无病呻吟之赋,痴迷体物缘情之作。近年来,黄奎在辞赋创作上开始“自成一格”,不少作品获得国内辞赋界好评。

      《资阳赋》引经据典,写尽“原乡神韵”,获2012年全国辞赋大赛“中华魂•赋帝杯”铜奖;

      《中华医药赋》褒扬中华国粹,通过比对古今医学、中西医学,倡导重振中医“浩浩雄风”,被中国诗赋学会评为2014年辞赋类“最佳原创作品奖”;

      《字库赋》是国内第一篇描写字库的赋,肯定了中华民族“惜字敬天,尊儒崇礼”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扬文道而妖娆”的美好祝愿,刻碑于资阳市字库山公园;

      ……

      凭借一系列“发乎情、止乎志”的优秀辞赋作品,黄奎赢得了不少荣誉。

      2013年1月,他被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华辞赋报社等单位评为2012年度中华赋坛十大“全国优秀辞赋家”之一;2016年1月,他又被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国古文家协会等评为2015年度中华文坛十大“全国优秀文艺家”之一。

      在潜心作赋的同时,黄奎还以赋为媒,积极为挖掘、弘扬黄氏宗族文化而奔走,多篇辞赋刊载于黄氏文化研究媒体。2015年5月,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黄兴的长孙黄伟民慕名而来,邀请黄奎撰写一篇《黄兴赋》。

      “经过一年准备,我对黄兴的革命事迹、历史功勋等有了深入了解。去年一诺,今年必践,期待这篇赋能为赞颂黄兴功绩发挥一点作用。”黄奎说。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黄氏资讯”


        附一:著名作家黄奎先生简介

      黄奎(1957年-):字子玉,笔名牧风,网名蜀道仙翁,四川资阳市人,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因家学渊源及耳濡目染,从小喜欢看书,欣赏故事。读书时成绩拔尖,尤偏爱文科,作文常被老师作为范文诵读或点评。1974年踏出初中校门,翌年初插队下乡当知青,在农村里开始研习诗歌。因相同的爱好、志向、情趣及类似的人生遭遇,与本大队同街的知青兄长刘仲因志趣相同而成为挚友。刘仲的雄襟伟抱及创业精神对他影响很大,是黄奎从事文学创作的引路人。同时,两人皆接受陈庆刚的指导,在文学创作上进步神速。

      1978年春,黄奎招工回城,就业于资阳烟草系统。先是搞电焊机修工作,后来成为公司机关秘书。这是个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诗歌风格却是豪迈奔放。他的圭臬是歌德、拜伦、海涅、普希金、郭小川、张永枚、张志民、闻捷等先贤名家。


        附二:黄奎文学作品目录(按创作或发表、刊刻时间为序)

      一、作品刊刻(12幅)

      1、《苌弘赋》:于2010年冬受资阳市城建局及资阳市九曲河开发管委会之邀创作,刻碑于苌弘广场“孔子访苌弘大型塑像”环形基座上。

      2、《鑫鹏国际楼盘赋》:于2011年夏应资阳市鹏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之邀而创作,刻碑于乐至县鑫鹏国际大酒店门前。

      3、《字库赋》:于2012年春应雁江区政府及资阳市城东开发管委会之邀而创作,刻碑于资阳市字库山公园字库阁内。

      4、《黄祠赋》:于2005年秋应丹山黄祠管委会之邀创作、2012年冬修改,刻碑于该镇桥沟村黄氏宗祠(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内。

      5、《名校变迁记》:于2013年秋应资阳阳晨房产公司之邀创作,刻碑于摩根时代楼盘后大门。

      6、《马鞍九义校赋》:于2014年春应雁江区马鞍九义校之邀创作,刻碑于该校操场。

      7、《通联仿木赋》:于2015年夏应成都通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之邀创作,刻碑于金堂县该公司大门前。

      8、《爱心筑路赋》:于2015年冬应雁江区丹山黄祠管委会之邀创作,刻碑于丹山镇桥沟村黄氏宗祠(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大门前。

      9、《慈孝赋》:创作于2014年,2018年夏雁江区丹山镇党委政府刻碑于该镇公园内。

      10、《廉莲赋》:于2018年春应雁江区丹山镇党委政府之邀创作,刻碑于该镇公园内。

      11、《詹祠赋》:于2017年夏应四川省詹氏经济文化研究会之邀创作,刻碑于雁江区堪加镇孝义村詹氏宗祠(市级重点文保单位)大门侧。

      12、《张鹏翮赋》:于2018年夏应重庆市潼南区政府之邀创作,刻碑于该区小渡镇月山村《张鹏翮廉政文化展览馆》广场。


      二、发表作品

      (一)诗歌类(77首)

      1、《井》

      2、《潭》

      3、《菩萨》

      4、《菩萨》

      5、《烟田情韵》

      6、《生活偶拾》(组诗)

      7、《曹居索句》(组诗)

      8、《烟魂》

      9、《烟之韵》(组诗)

      10、《瑞雪》

      11、《雁江老城》

      12、《峨眉四咏》(组诗)

      13、《夏的呼唤》

      14、《鹰》

      15、《广场上有一位巨人》(组诗)

      16、《五月已经来临》

      17、《鹰之印象》

      18、《烟海扬波》(组诗)

      19、《西部抒情  男人女人》

      20、《团聚》(组诗)

      21、《节马碑》

      22、《亲吻母亲河》

      23、《西部抒情  沙原》

      24、《西部抒情  戈壁滩》

      25、《金属花》

      26、《戈壁滩》

      27、《走进四月》

      28、《仰望雪山》(组诗)

      29、《五月,想起那些无歌的日子》

      30、《神剑高悬》

      31、《六月点燃的激情》(组诗)

      32、《夏的呼唤》

      33、《故乡的底色》

      34、《魂牵三峡》(组诗)

      35、《梦里》

      36、《守护神之歌》

      37、《梦》

      38、《炊烟》

      39、《残荷》

      40、《沙尘》

      41、《秋韵》

      42、《红叶》

      43、《秋草》

      44、《雾淞》

      45、《秋水》

      46、《寻根联谊寄深情》(组诗)

      47、《爱心闪耀生命的光芒》(组诗五首)

      48、《夹缝中立着一只小手》

      49、《生命线》

      50、《爱的接力》

      51、《为你送行》

      52、《圣火照耀着中国》

      53、《中国印》

      54、《鸟巢》

      55、《水立方》

      56、《足迹》

      57、《金镶玉奖牌》

      58、《动感画卷》

      59、《携手劫难中》(组诗)

      60、《最后一口奶》

      61、《废墟下的歌声》

      62、《残存的记忆》

      63、《拒绝死神的邀请》

      64、《端午情思》

      65、《圣火之歌》

      66、《我们相约在黄国故城》

      67、《震后谒李白故里》

      68、《心系客家寄深情》

      69、《守望》

      70、《沉默的月亮》

      71、《灿烂的格桑花》

      72、《三岔梳妆胜瑶池》

      73、《雄州初冬纪游》

      74、《梦魂》

      75、《守护神》

      76、《圣地》

      77、《海魂梦牵》

      (二)散文类(49篇)

      1、《特贱草》

      2、《铁线草》

      3、《古堰览胜》

      4、《病友》

      5、《众人划桨开大船》

      6、《一路坎坷一路歌》

      7、《烟缘》

      8、《想起当年扇烟盒》

      9、《拍烟盒的童年》

      10、《走进清明》

      11、《清明悠思》

      12、《春上柳梢头》

      13、《过年》

      14、《蛙鼓》

      15、《魂牵银厂沟》

      16、《文矮子》

      17、《春上柳梢头》

      18、《诗话春天》

      19、《拜谒贾岛墓》

      20、《三峡诗情》

      21、《背乌龟》

      22、《梅魂》

      23、《丹山古镇湖广移民黄氏宗祠》

      24、《新年感怀》

      25、《黄庭坚与大雅堂》

      26、《悠悠赤子情》

      27、《来宝的故事》

      28、《大元帅与黄家女》

      29、《固守坚强点燃希望》

      30、《烟伴我走人生路》

      31、《医“癞子”》

      32、《黄氏先贤与苏州狮子林的渊源》

      33、《培养出开国元帅的伟大母亲——黄培善》

      34、《北川祭殇》

      35、《跳跳饭》

      36、《百年宗祠展新韵》

      37、《学济沧海掀巨浪文卷高天驾长风——文坛“异才”黄彦》

      38、《学界擎天树 蜀乡长寿星——拜访103岁高贤马识途》

      39、《刘三嫂  你就是这样看社吗》

      40、《黄家女与陈毅元帅》

      41、《杏林腾大鹏美誉播海内》

      42、《西岭雪山游记》

      43、《可爱的西拉穆仁》

      44、《西蜀画坛大师黄筌》

      45、《蛙鼓声声》

      46《银厂沟览胜》

      47、《黄家女状元  奇情流芳菲》

      48、《蓉城之行》

      49、《东岳庙纪胜》

      (三)辞赋类(40篇)

      1、《雁城赋》

      2、《黄祠赋》

      3、《资阳三贤赋》

      4、《大爱至尊赋》

      5、《黄国赋》

      6、《孝悌铭》

      7、《三贤赋之一•苌弘》

      8、《三老寿星赋》

      9、《资阳赋》

      10、《秋色赋》

      11、《沱东新区赋》

      12、《黄姓宗庙赋》

      13、《黄彦赋》

      14、《旗耀汶川赋》

      15、《黄峭山赋》

      16、《苌弘赋》

      17、《资阳九曲河赋》

      18、《江夏精神赋》

      19、《三村扶贫行动赋》

      20、《字库颂》

      21、《字库赋》

      22、《廉莲赋》

      23、《漳河赋》

      24、《中华医药赋》

      25、《紫竹公园赋》

      26、《汉字赋》

      27、《爱心筑园赋》

      28、《龙泉桃花赋》

      29、《马鞍名校赋》

      30、《慈孝赋》

      31、《青川新貌赋》

      32、《毗河供水工程赋》

      33、《黄兴赋》

      34、《爱心筑路赋》

      35、《达美健康城赋》

      36、《《志说资阳》赋》

      37、《扶危匡时赋》

      38、《竹城贤能赋》

      39、《张鹏翮赋》

      40、《凤岭公园赋》

      (四)文论类(12篇)

      1、《潇潇雨写千杆竹——雨庄先生和他的诗书画印》

      2、《黄氏移民以建和谐氏族促社会发展》

      3、《试论黄峭的开拓精神》

      4、《打造辞赋精品,永葆攀登精神》

      5、《弘扬开拓精神增强发展动力》

      6、《黄奎评〈闵凡路辞赋集〉》

      7、《随挥椽笔驾长风——读刘昌文〈邻水赋〉有感》

      8、《史诗放彩彰大化骚坛吟鞭壮国风——浅谈刘仲长河叙事诗〈在河之洲〉》

      9、《弘扬家族文化重在创新》

      10、《魏明伦先生访谈录》

      11、《心忧天下剖危局 笔扫迷雾开胜境》

      12、《诗魂在炼狱中涅磐——著名诗人、学者刘仲的成长及奋斗历程回眸》

      (五)杂文类(19篇)

      1、《浅谈企业形象》

      2、《话说第二职业》

      3、《人才流失的困惑》

      4、《雁城大炒海狸鼠》

      5、《“狐狸逐崽”的启示》

      6、《驱车追击400里》

      7、《从诸葛亮选才标准谈开去》

      8、《扫荡违法烟贩》

      9、《WTO与烟草业》

      10、《一枝独秀凌霜绽》

      11、《一言难尽话假烟》

      12、《追根溯源,假冒卷烟泛滥之成因》

      13、《溯源话诚信》

      14、《黄国三封初探》

      15、《黄姓文化在宜宾》

      16、《固守坚强,点燃希望》

      17、《黄氏家族宗法举要》

      18、《浅谈黄潜善》

      19、《从玉佩看黄氏祖先的追求》

      (六)报告文学类(2篇)

      1、《热血壮歌》

      2、《生命的支点》

      (七)序跋类(9篇)

      1、《老树逢春花更艳》

      2、《学海冲浪开胜境 文山放歌竞风流——常青〈符水依依〉序》

      3、《狗哥赋》(代序)

      4、《登高望远展雄襟——黄相卿〈琢玉铭〉序》

      5、《奇志壮怀奎章耀彩——常青〈金沙流韵〉序》

      6、《王贞友赋》(并序)

      7、《湖南黄氏二修世谱赋》(代序)

      8、《黄子敬赋》(代序)

      9、《铸今融古荣华夏——常青〈江夏文史〉跋》

      (八)小说类(2篇)

      1、《紧急行动,在零晨两点》

      2、《蝉鸣声声》